硬件软件一并升级农村学校今非昔比
“农家娃”乐享优质教育
校舍从平房变成楼房、取暖从火炉变成暖气、操场从土地变成塑胶场地……阜蒙县招束沟小学的巨变,看在学生的眼里,甜在家长的心上。“自家孩子上小学时能有这么漂亮的好学校,我们当年上学时想都想不到。”
阜新日报20220318导读:“农家娃”乐享优质教育
走进阜蒙县、彰武县的一所所农村学校,这样的巨变在每个校园处处可见。办人民满意教育,首先是要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,让城乡孩子享受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,接受一样的优质教育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市通过统筹实施农村学校改造工程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,推动农村学校软硬件升级、全方位蝶变。
近10 年来,我市坚持“教育事项优先决策、教育问题优先解决、教育资金优先保障、教师待遇优先落实”的总体原则,坚持项目建设下移、教育装备下移,全力推进农村学校的划时代变革。为提升农村学校管理和办学条件,一系列饱含民生情怀的大工程——校舍改造、农村初中进城、厕所革命、操场工程、营养餐工程、信息化建设等相继落地开花,助力农家娃成长,温暖农村群众心灵。
硬件建设升级,软件配套同样不能落后。近10年来,我市在农村学校师资建设“软实力”方面实现同步跨越,重点解决农村教师与城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不均衡、接受培训不均衡、队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,持续用力推动农村教师素质全面提升,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。值得一提的是,随着我市2017年跻身国家教育公共资源服务体系建设首批试点市行列,借助“三通两平台”,农村学生坐在教室就能听到全市乃至全国名师的授课。
阜新日报20220318导读:“农家娃”乐享优质教育
在具体工作中,我市坚持把发展教育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,提出实现“两个确保”的目标,即确保决不因家庭困难而出现上不起学和失学现象,确保决不因学生上学出现家庭返贫。构建“三层兜底”高效工作模式,整体建立并不断完善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、从公办学校到民办学校的全程资助、全面覆盖的扶困助学体系。近10年来,我市捐资助学总金额达7 亿元,扶助贫困生逾30 万人次。每年高考过后,一笔笔助学贷款将我市寒门学子送进高等学府,纾解家庭困难。
除此之外,阜蒙县招束沟镇村民也为镇里新建的多彩幼儿园倍感欢喜。近年来,我市通过持续有力推动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,已经全面消除乡镇公办学前教育资源空白点,农村娃和城里娃一样接受优质启蒙教育,迈出人生成长进步的第一步。记者 朱琳
如需订阅阜新日报请点击:阜新日报